为切实全面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质量,强化青年教师专业能力,9月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常规教研活动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围绕青年教师朱标老师的说课展开,由教研室主任贾文华主持,全体教师参加。
在说课环节,朱标老师在深入研究教材中第一专题即“近代中国的磨难与抗争”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的结构、重点、难点以及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展开说课。在说课过程中,朱标老师强调本专题围绕着1840至1919年间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通过讲清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主要方式,着重剖析、总结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进而使学生准确把握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脉络,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朱标老师认为针对本学期授课学生主要为文科学生知识基础较好的学情,通过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以动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能力目标、价值目标的更好实现。
在评课环节,王妍副院长强调纲要课需进一步强化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做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王瑞院长指出,在本专题中,涉及中华传统文化一节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影响,要传导主流意识形态,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其他老师也都结合朱标老师的说课畅所欲言。教研室主任贾文华强调纲要课教学要坚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作用,多用启发性教育,注意在动态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提升认识。
研讨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作为青年教师,朱标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升较快,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深入,在教学设计环节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对课堂驾控能力普遍提升。
纲要教研室以此次青年教师说课为契机,推动教师打磨各专题教学细节,全面夯实教学根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启迪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撰稿:贾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