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就疫情防控形势和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中国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敢于斗争,坚持人民至上,科学防控,加强国际合作,展现的中国精神成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力量之本、信心之源,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5月8日晚19:30-20:30,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线上收看学习韩庆祥教授主讲的《应对重大疫情的“中国精神”》直播讲座,韩庆祥教授的讲座内容与时俱进,声情并茂,举例通俗易懂,思政课教师认真收看,主动思考,抒发心得。
此次讲座韩庆祥教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领我们思考应对重大疫情时体现的“中国精神”。
一、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项工作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正是因为我们长期坚持了实事求是,才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必须要将实事求是一以贯之,将其作为处理一切工作的首要态度和基本遵循。首先要把握疫情发生的各个阶段的变化,然后把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找出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来确定我们的工作重点,最后精准施策,以加快恢复我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具有着内在联系性。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是人民幸福的梦。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在疫情防控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就是以人民为本的抗疫模式,以人民为本的抗议理念,以人民为本的抗疫精神。
三、坚持统筹兼顾
疫情突然袭来,部分地方能够快速响应、充分动员、有效设防,绝不是缘于“应激反应”,更多靠的是指挥调度、统筹协调。统筹兼顾,要抓好资源统筹,处理好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集中抗击疫情的优势兵力。疫情防控不是一个地方的任务,也不是一个地方的灾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尽管很多省份的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但仍然努力派出医疗队、捐赠物资,支援湖北。统筹兼顾,还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将各个方面加紧统一起来。
四、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是国内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大局,一个是国际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形势令人担忧。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疫情面前,作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都应该迅速行动起来,凝聚起团结合作、共同应对的强大合力,守护好人类共同家园的健康和安宁。
最后,韩庆祥教授对应对重大疫情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当中的中国精神的概括为:精准施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人民至上的民本精神;使命在肩、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大国担当的协和万邦精神。
教师观看心得




张玉冰老师:在抗疫斗争中和复工复产过程中,党中央始终明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员先锋冲锋在前、白衣战士逆行,成为最美的风景线,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疫,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鲜明的人民立场,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依靠人民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的决心。层层保障基本民生充分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崔海波老师:我国这次抗疫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再一次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正确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霍洪宝老师:世界未有之大变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智慧的体现,是传统文化在当下对变与不变做出辩证考量!疫情是一场灾难,也给人类新的启迪,发展与团结是人类通向终极关怀唯一的出路!
梁丹凤老师:观看今天的讲座,让我深感一名高校思政教师责任之重大,我们要在课堂上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国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让中国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当代大学生心中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怀和担当!
陈玉雪老师:中国抗疫斗争伟大实践,有力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民之所向,我之所往。越是关键时刻,越能检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正是我们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才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属于我们中国的“生命奇迹”。
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是对思政课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把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作为学院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集体学习,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增强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