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七届六中全会,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央第一次以“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政党的精神旗帜。建设和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政策措施。结合全会《决定》,这次学习我就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展开谈谈学习体会。有不恰当的地方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这里首次提出并科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及坚持这条道路的基本要求,是六中全会的突出亮点和重大贡献。
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推进。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致祝辞:“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文化领域的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以党的重要决议的形式强调,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
2002年,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特点,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2007年,党的十七大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开展试点、积极探索”阶段,从2003年6月到2005年12月。2003年6月,中央召开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确定北京等9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和35个试点单位开展试点工作。
二是“扩大试点、由点到面”阶段,从2005年12月到2009年8月。2005年12月,在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开。
三是“加快推进、全面展开”阶段,从2009年8月至今。2009年8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南京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分专题部署了文化体制改革重点工作,要求2012年以前基本完成中央已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
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三快一加强”的文化改革发展总体布局,(一是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二是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四是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今年初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明确提出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今年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刚才我们简单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一年来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工作部署,下面抽出两点内容看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一是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一个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十二五规划也是提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需要建设反映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反过来,文化又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影响与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正像“唐诗”“豪放”的文化气质,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经济社会繁荣与知识分子的“漫游政策”的时代特征、“宋词”“阴柔的美”的气质,反映了宋代“山河破碎”的时代景象一样。21世纪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然要反映和服务这一时代主旋律。
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近代以来,由于受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我们的文化一直处于弱势状态。怎么样振兴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新路何在,一直是有识之士在探寻的问题。这种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太平天国寻求基督教文化到改良派的改良主义文化,直至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都是不成功的。辛亥革命失败之后,许多有识之士进一步从思想文化上反省,认为中华民族不仅应该学习西方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更多的是应该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特别是十月革命之后,中国有识之士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此中国的文化建设才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们党成立后,十分注重先进文化建设。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第一次全面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提出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推进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四有新人”;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先进文化建设;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和谐文化建设。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次会议进一步全面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标志着我们党的文化自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当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作为社会经济重要支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并且遵从这个规律,自觉地提高文化对历史进步、社会前行、人民幸福的时代担当和重要职责。
在当前形势下,党提出文化自信非常重要。文化自信问题是针对我们的文化不自信而提出来的,即针对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弱势心理、文化防御心理等等提出的。文化不自信是有历史原因的,客观上是“三座大山”长期压迫的产物,主观上是我们的人民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由于落后而形成了弱势文化心理。从清朝末年开始一直在争论“中体西用”,后来又争论“西体中用”等等,争论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个心理问题。文化自卑心理、弱势心理、防御心理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建设,也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外交,影响了我们的文化“走出去”。怎样才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如何激发我们的文化自信心理?一百多年来,有识之士一直在努力。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创造我们的新文化,改革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近30多年来,我们在创造巨大的经济、政治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取得了一系列文化的成果,大大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随着我们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的思想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达到空前的程度。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的文化自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自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充分自信,包括从我们长期倡导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直到我们建国以后的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革命文化,要充满自信。同时,要对我们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对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的一元化指导作用要充满自信。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回答好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迈进这个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这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个突出的亮点,这其实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表述里面了,就是指导思想里的最后一句话。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简单说就是两个推动、开创一个新局面、建设精神家园。
文化建设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考虑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会议并没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相联系。为此,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6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虽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体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总体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而制定的到2020年要实现的目标内容表述上比较虚,但是这些目标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必将大大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凝聚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开启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全会号召全党全国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这“五个坚持”,指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遵循。
这五条方针原来都分别在不同的文件中提到过,这里就不详细谈了。
这次全会牢牢把握历史和人民的厚望与期待,针对当前文化建设中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提出了六条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重大措施。
(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基于这样的认识,《决定》首先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阐述和部署,并将这方面的总体要求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全篇。
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六中全会的第三个亮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全会的这一表述振奋人心。全会向人们昭示,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绝不能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全会对于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2)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为了创作生产更多的优秀作品,全会强调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全会认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
我们黑龙江冬季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冰雪文化传统悠久。“龙江冰雪甲天下”,“最冷的时候到最冷的地方去!”冬天来黑龙江,感受独特的冰雪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哈尔滨从1985年起开始举办国际冰雪节,梦幻般的冰雪世界,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此外,我们海伦剪纸、绥棱黑陶、望奎皮影、北林风筝、安达书法、庆安版画更为大家所熟悉,龙江不断涌现出一大批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风韵的优秀文化作品,比如以真实人物事迹改编的大型话剧《王殿海》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6月28日首演)(王殿海同志是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抚顺街道办事处抚安社区原党委委员、地工街党支部书记。1964年,25岁的王殿海在一次带电作业中被万伏高压电击中,从此失去了左臂和左腿。他身残志坚坚强的,为了让社区更加和谐,拖着残疾的肢体坚持工作41年,被社区居民称为“铁书记”。 2010年2月28日,70岁的王殿海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3)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评价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基础。全会强调,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2011年3月2日中国美术馆正式迎来全面“免费时代” 。继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到今年年底,国家级、省级美术馆以及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也将全部免费开放。
(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这是继去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之后,中央第三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2010年中国生产电视剧14685集,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但电视剧的进口和出口比例是15:1。)我国电影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国产电影年产量由2003年以前的不足100部发展到2010年的526部,国内票房从2003年的不足10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超过100亿元,连续第六年保持30%以上增长,其中票房过亿元的国产电影10多部,例如《建国大业》达到了4.5亿,《唐山大地震》也已接近6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国产电影票房连续7年超过进口影片,改变了进口大片主导我国电影市场的格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报告,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2.78%。其中一些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3%),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黑龙江省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10亿元,比2005年增长159.3%,人均创造增加值6万元,是2005年的2倍。今年4月,大庆市、鸡西市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创造了全国几个“第一”,被称为“牡丹江现象”;生活报传媒集团整合地市都市报,开创了全国先例;哈尔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转企改制很彻底;省杂技团打造的冰上杂技特色品牌,在全国一枝独秀。面对斐然的成绩,吉炳轩书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从大文化去找题目、做文章,开辟出一块新的天地来。”
(5)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人类文化演进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在继承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中华文化根深叶茂,绵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原因就在于坚持不懈地改革创新。当前,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改革创新的领域。全会指出,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要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采取不同的改革路径。对公益性文化单位,要“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核心是紧紧抓住转企改制这个中心环节,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从行政附属物转变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创新、依法运营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者,从而形成了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员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国有文化资产得到有效盘活,在市场竞争中迸发强大生机和活力。如北京市儿童艺术剧院转企后,推出《红领巾》、《安徒生》、《迷宫》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儿童剧,演出场次从转企前的100增加到600多场,总收入从77万元增加到7000万元,人均年收入从2.9万元增长到5.4万元。
(6)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2003年,中宣部与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提出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培养造就一批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出版家;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为适应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后来又把宣传文化领域经营管理人才和专门技术人才纳入“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整个工程计划到2020年选拔培养2200名高层次人才。 “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实施8年以来,已经成为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建设的重点工程、品牌工程。据统计,截至2010年,先后选拔了614位“四个一批”人才。
其实,目前制约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匮乏,尤其是优秀的、有创意的、有管理经验的复合型的文化人才。全会提出加快培养造就文化人才队伍,可谓一语中的。
以上是全会文件的主要内容,这次全会还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全会号召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积极行动起来,创造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11月1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教党[2011]33号),要求各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发挥教育系统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作用。
教育部党组的通知提了4条具体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二是要进一步发挥学校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创新作用。三是要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四是要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能力。
同时,教育部网站和《中国教育报》上还公布了十项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点工作。限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大学,作为文化传承发展的“龙头”,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担当的责任显然十分重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在现代大学的社会功能中,文化渗透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正因为注重发挥文化服务社会的作用,我校“大学生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被评为了2010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大学担当起人才培养的重任,根本上依靠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学文化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润物无声地渗透到每名学生的身上,实现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的影响效果。读了四年大学,要求我们学生走出去不仅是一个文质彬彬、谈吐大方、举止得体的文明人,一个有责任心和道德感的人,一个乐观向上、永不言败的人,还是一个有人文情怀的人。大学不仅要文化育人,还要文化造就名师大师。着力营造见贤思齐、唯才是举、学术自由、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以及公平公正、激励创新、同心协力的制度环境,让每一名教师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兴国之魂为引领,倡导感恩做人、敬业做事,塑造良好大学形象。坚持培养落地人才、研发立地成果、提供益地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地方经济跨越中确立品牌,实现价值。
在历史的过去,野蛮曾经是一种力量,现在,文明是一种力量。一个文化高度发展的国家,必然也将发挥出文明的巨大力量。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大学知识密集、人才云集、信息聚集的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独特的支撑、辐射和引领作用。我们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建党9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次全会的召开昭示着我国文化的改革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弘扬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振兴13亿人血脉相连的中国文化,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是一个文明古国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新的征程再次开启,我们坚信——“中国人民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