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关国印、副院长王妍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广西大学)开展以“祖国南疆明珠 绚丽壮美广西——走进八桂大地上的思政课堂”为主题的暑期实践研修活动。
研修活动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文明建设、红色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化作南疆大地上的生动教材,成为铸魂育人的“源头活水”。
广西新闻出版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健教授以《祖国南疆明珠 绚丽壮美广西——行走在八桂大地上新闻叙述的思政课堂》为题进行专题讲座。讲座立足广西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省区的独特区情,通过新闻叙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创新模式,梳理八桂大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轨迹,聚焦新时代以来民族团结进步与边疆繁荣稳定的显著成就,深化了教师们对“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格局的理解。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是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课堂,老师们驻足凝视馆中珍藏的文物、图片等史料,悉心聆听广西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故事,对民族文化交融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在百色起义纪念园,教师们重温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百色起义的峥嵘岁月,深刻感受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奋斗和丰功伟绩;在刘永福故居三宣堂,深入了解民族英雄刘永福率黑旗军援越抗法、抗日保台的壮举、感悟其忠勇爱国的反侵略精神、爱乡爱民爱兵的民本主义精神;在湘江战役临时指挥部三官堂,聆听红军突破湘江的英勇故事、追寻红色记忆;在湘江界首渡口,抛撒鲜花花瓣、诵读《湘江为英雄歌唱》,用真挚情感传递崇敬与追思,用心铭记生命铸就的信仰征程;在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青秀山)基地,教师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伟力,切身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八桂大地的生动实践,为思政课教学积累了鲜活素材。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研修活动为教师们开阔视野、提升素养搭建了广阔的学习平台。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将研修成果转化为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以更坚定的理想信念、更炽热的教育情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撰稿:李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