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马克思主义学院于4月9日在绥化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全体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参会,围绕课程建设、教学创新以及教学要点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教研室主任张光远领学了2025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强调要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精准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主动回应学生关切,解疑释惑思想热点,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最新形势,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提高大学生对各种问题、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
在研讨环节,祝春梅教授以“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教学专题为例,从教学方式创新与案例选取视角,详细阐释了如何将全国两会中关于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新部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她提出,教师需以“问题链”为牵引,结合“互动探究+情境代入”模式,引导学生从宏观政策到微观实践逐层剖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如通过“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等两会热词,解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义;以“新能源汽车出口逆势增长”“‘一带一路’共建项目成果”等鲜活数据与故事,具象化呈现中国经济韧性。她特别强调,案例选取要紧扣学生兴趣点,将“大政策”转化为“小切口”,如结合青年创业、绿色消费等话题,让学生感受到经济政策与个人发展的紧密关联。大家一致表示,将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学生实际,把形势与政策课讲深、讲透、讲活,切实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讨与交流,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落实了教学要点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方向和重点难点。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将以此次备课会为契机,认真落实相关要求,打造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金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撰稿:张光远)